→ 公益新闻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听雷锋故事,做追“锋”少年

2025-03-07 00:00

来源:本站

三月春风处处吹,雷锋精神代代传。3月5日,是全国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由河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河南省希望工程办公室发起的“践行雷锋精神,传递榜样力量”主题活动,在全省百余所乡村学校广泛开展。学生们从“新世纪希望故事汇”中听雷锋故事,从主题征文、手抄报的创作中感悟雷锋精神,并以实际行动争做新时代追“锋”少年。

微信截图_20250325121200.png

登封市告成镇镇直小学教师屈晓东介绍,学校自2023年10月份加入“新世纪希望故事汇”项目以来,每天为学生播放大约一小时。3月是学雷锋活动月,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感悟并传承雷锋精神,老师们精心挑选了许多与雷锋相关的故事,“通过每天听故事,孩子们不仅丰富了课余生活,也显著地开阔了眼界,提升了认知”。在登封市大冶镇第三小学,“新希望故事汇项目”实施有两年多的时间,这里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每天两次的听故事时间是学生们最喜欢的快乐时光。六一班学生燕栩莹说,3月份学校同样安排的是学雷锋主题的故事,让她从中感受到了雷锋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学校还举行了主题征文比赛,她也积极参与,并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雷锋不仅是一个名字,更是一种精神。”“做好事要发自内心,不能将学雷锋变成走过场。”六二班学生吴友烁说,他通过“新世纪希望故事汇”听到了许多传统历史故事、成语故事、国外名著,增长了不少见识,感觉头脑里的世界一下子丰富了许多。

除了听雷锋故事主题征文活动,河南省希望工程还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以“知”促“行”,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在邓州,小杨营镇平安实验学校和桑庄镇中心小学的百余名学生,共同走进邓州市编外雷锋团展览馆,通过实物展陈、影像资料与情景互动,切身感悟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7d5620ee01c1a2958de9fc9e975b7f3.jpg

c5dcbe866298b972a956a34f2a80171.jpg

在焦作,温县番田镇杨垒小学组织学生走进前杨垒村幸福院,为老人们打扫卫生,表演节目,端送饭菜,给老人们带去了欢乐与陪伴。在鹤壁,浚县伾山小学组织学生们观看雷锋电影,开展“学雷锋”事迹分享会;淇县大洼中心小学举办主题班会,组织全体同学高唱《学习雷锋好榜样》。

“新世纪希望故事汇”公益项目由新世纪公益基金会联合河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开展实施,是关爱广大农村寄宿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创新形式,是共青团组织助力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载体。项目以互联网为媒介,捐建“新世纪希望故事汇”播放设备、建设播放平台,为农村寄宿制小学宿舍安装播放设备,每天为孩子们播放中外经典文学名著、红色故事、成语典故。

在帮助众多农村孩子聆听故事的同时,项目逐渐向纵深发展,开展了主题征文、寻访研学、图书捐赠等活动,深受学校欢迎。登封市大冶镇第三小学语文教师赵芳芳介绍,“新世纪希望故事汇”播放的经典故事,深受孩子们喜爱,孩子们和故事里的主人公一起经历人生的喜怒哀乐、一起成长,从故事里感悟人生,提高了孩子们的理解能力、写作能力。“新世纪希望故事汇”就像是学生的好朋友、好伙伴,一路陪伴并见证着孩子们的成长,对于乡村孩子尤其是留守儿童起到了特别大的帮助作用。“新世纪希望故事汇”公益项目自2021年3月份在河南省启动实施以来,目前已遍布全省18地市的92个县市区,为1050所农村寄宿制小学的51.7万余名乡村孩子,提供了心理陪伴、开阔了知识视野,未来也将为更多的河南青少年成长提供新助力、播种新希望,培养更多新时代“雷锋式”的好少年,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贡献力量。


现场捐助捐赠地址

郑州市金水路16号中青大厦1712室
河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河南省希望工程办公室)

捐助热线
0371-65902382

银行汇款
户 名:河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开户银行:郑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纬五路支行
账 号:999156000400001585

豫ICP备19033917号-1

技术支持:北京厚普聚益科技有限公司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